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法治同行”,全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前,周田村获评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是其坚持多年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努力的靓丽“成绩单”。
培育自治风尚,村民崇德尚法
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党支部对周田村治理的领导作用,周田村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法治乡村建设各项任务,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以开展主题党日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争创党员示范岗”等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广大群众法治意识。
周田村严格落实村民民主议事权、决策权、监督权,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自治。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对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切实落实“一事一议”。在村规民约完善方面,始终贯彻法治精神,确保将村规民约的“处置权”交给村民。在村两委选举方面,严格遵守《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成立选举委员会,确保依法依规开展选举工作。全面推进村务和财务公开,实行村级财务定期审计,确保每件民生实事都能接受“阳光”检验。完善村民监督权,对村规民约、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对干部实行监督管理,实行民主评议。
以法治村,把农村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轨道,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周田村深化法治惠民,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多次为村民小组分红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指导村委会签订相关合同,截至目前,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1宗,调解成功率100%,其中驻村顾问律师参与调解3宗。实行“一村一警制度”,通过驻村民警介入及时化解村民矛盾纠纷,改善农村治安环境。深化法治宣传,利用普法宣传栏、LED显示屏、村中大喇叭等设施打造普法阵地,搭建道德讲堂、普法讲座等法治宣传大舞台,组建普法宣传志愿队伍深入宣传法律知识,服务法治实践,实现法治宣传全覆盖、法治精神入脑入心。
着力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发展
周田村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华侨文化、生态文化”于一村,被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定位明确。近年来,周田村致力规划引领,编制了《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2019-2035)》,致力将其打造成为惠阳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叶挺将军纪念园、客家文化展示馆、叶亚来故居三大文化阵地,深耕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华侨文化旅游品牌,做强文旅项目,把文化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以新的“产业动能”切实为村民增收扩利。
该村坚持将法治建设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为村民合法经济权益提供坚实保障。有效整合闲置土地,引入大型企业合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以新的“产业动能”切实为村民增收扩利。同时,探索建立中小学农耕研学实践基地,动员村民开民宿、办餐饮,接待游客及配套农耕研学版块中小学生吃住,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周田村,更多关于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正在进行。2020年5月,周田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乔迁新办公楼,搬进了经过保护修缮后的百年围屋——凤吉楼。凤吉楼兴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有100多年历史,2012年被评为惠阳区文物保护单位。该村从凤吉楼后人手中租赁了这座客家围屋,投入200多万元进行修旧如旧的改造。文旅产业的引进,百年围屋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实践,带来老屋新生、旅游兴旺等成效。
村民感叹:法治教育抬头看得见低头找得到
近年来,周田村的法治宣传氛围越来越浓厚,进一步提高了辖区村民的法律意识,也增强了村民的法治素质。对于周田村的变化,55岁的村民李春红说,在村内的宣传栏上张贴着各种各样的法治宣传海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在道路的两侧的围栏上有法治宣传横幅,不时有工作人员上门派发法治宣传资料,夜晚,在活动广场上,可以看到LED电子屏播放着法治视频。她笑谈:“在我们村,关于法治的内容,那是抬头看得见,低头也找得到。”
“通过长时间的普法宣传教育,我做每一件事都会先思考,这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李春红说。在周田村,像李春红一样“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村民越来越多,李春红向记者列举,例如有村民会主动向法律专业人士咨询家中修建房屋需要购买木料该怎样去相关部门办理木材运输证;因家中拖拉机侧翻导致腰椎受伤的村民会向村干部咨询需要收集哪些资料才能做好医保报销;准备购买新房的村民向驻村工作队人员了解怎样签订买房合同才能合法、稳妥等。
强崇德向善之基,传承客家厚德家风。李春红告诉记者,从2016起,周田村每年开展“周田好人”表彰大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学习先进典型,鼓励村民践行好人规范,形成向上向善、孝亲睦邻、守望相助、济困扶危的文明风尚,为周田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提供道德内力。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曾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