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有“六月六,晒家谱”的习俗。近日在武汉举行的第十三届湖北晒谱节上,几本“红色家谱”公开展示,吸引了众多谱牒文化专家和爱好者的关注。(7月20日 新华社)笔者认为,科学和有序地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文明性的精华,运用各种载体,打造一些平台,坚持与时俱进,既要吸收、继承,更要发展和创新,做到古为今用,将中华文明延续下去。
传承传统文化,大有可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凝聚着先人共同智慧,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近年来,传承传统文化,各地都在探索和实践。中华传统文化在修身立志、治国安邦、成就事业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供借鉴的宝贵遗产。今天,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创新和开发文化项目,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大有可为、大有所为。
弘扬传统文化,教育不可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大力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打造各种宣教阵地,建造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等,打造一批“鲜活”的传统文化景观。用好各种宣传载体,比如文化长廊、宣传壁画、开设专栏等。将村规民约、文明出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山水风景、十二生肖、名人故事、成语典故、传统美德等传统文化和符号寓教于景、寓教于游,使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人人自觉、人人好学的良好氛围。
创新文化传承,延续文明记忆。开拓创新是滋润传承传统文化之田的甘泉。创新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博罗创新手段和途径,通过将中医药文化编入教材等方式,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娃娃抓起,丰富了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普及和推广,推陈出新,把传统文化加以时尚元素。比如,近年的网络祭祀、电子礼炮等,逐渐被大众接受和认可,既能呈现节日祥和之气象,又能对生态环境以礼相待。可以说,创新,让传统文化的传承焕发勃勃生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延续传统文化血脉,传承文化之根,坚定文化之基,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责任。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全社会、全民众,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效果,在新时代中焕发勃勃生机。(练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