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yqwmw@163.com | 加入收藏
“校园 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守正创新
2021-09-07 15:19:37 稿源:惠阳文明网

  在惠州博罗,始于明朝的扎花灯手艺种类繁多,传统艺术如何得到有效传承?惠州市博罗县柏塘中学让这一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手艺走进课堂,学生们在传统手艺人的教授下学习走马灯、四门灯、六门灯等花灯制作。(9月3日《惠州日报》)

  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近年来,博罗县积极推进当地传统文化瑰宝进校园,让青少年在文化瑰宝的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也让文化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如今,花灯制作、龙华大鼓、粤曲戏曲等本地文化在校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博罗传承优秀文化有抓手、有载体,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采。在不影响日常教学安排的前提下,采用“校园+文化”,适当增加优秀文化科目和教育,推动优秀文化发展,也是一种守正创新,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让传统文化“种”进学生心田。当前,品德教育是基础教育比较欠缺的。弥补这个欠缺,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弥补。课堂教学辅之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养料,领悟传统文化之美,浸润学生心灵,育出文明花朵,从而更加全面地发展。为此,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找准教学“结合点”,寻找“着力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诵读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课堂上有效渗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另外,在不影响基本教学安排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篇目,能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发展。而要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种”进学生心田,要采取课堂主渠道、学校主阵地、社会引导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让优秀文化大大方方走进校园,既是对“去中国化”现象的纠偏,也是让文化找到传承的“一条路子”。在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路上,社会、家庭和学校需要共同努力,让广大青少年汲取更多优秀文化营养,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素质。(练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