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除夕忙部署,赶不上吃年夜饭;有人回老家过年,接到通知忙防控,家中书房成了临时指挥部;有人刚做完手术,直接出院就到防疫现场;有人生日是大年初二,可这三年都没有过过生日了……在惠阳区三和街道,面对国内突发疫情极为充分应对节后“返工潮”,这个春节,从上至下,从街道办到社区、村居、村小组,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持续奋战在防疫防控现场,齐心协力为辖区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
惠阳三和街道办副主任梁君峰:
错过除夕团圆饭 家人驱车专门送来饭菜
1月31日是除夕,当天,省、市、区三级都召开了防疫工作会议。接到上级通知后,三和街道办副主任梁君峰赶回单位上班,开始部署、安排“三人小组”,重点围绕旅居深圳的人群和节后返工潮防疫防控工作。同时,还对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安全隐患排查进行了部署。
家在惠城,开车回去其实不到半个钟。梁君峰下午五点还在微信上答复家人可以一起吃团圆饭。没想到,事情接踵而来,他错过了跟家人们吃年夜饭。晚上八点过,家人们将饭菜打包了两盒,特意送到他的工作单位。
梁君峰错过除夕团圆饭, 家人驱车专门送来。他在办公室吃完了自己的年夜饭。
“没敢让家人进来办公大楼,我们要尽量减少外来的风险。”梁君峰自己下楼取了这份爱心年夜饭,除夕晚上,他一直忙碌到零点后才下班返家。
大年初一早上9点,街道办领导来给同志们拜年。从同事那里得知此事,领导要求他必须休息一天,陪陪家人。从1月31日至今,梁君峰“被迫”休息了年初一一天,其余时间全部在防疫防控等安全工作上。
他说,三和交通四通八达,外来人员流动性大,深莞群体在这里置业居住较多……防疫压力确实不小,但只有一项项去排查解决,才能给足群众安全感。
通过几天的摸排,三和基本掌握了辖区企业返工人员的底数,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目前,街道办已协调在辖区人员较多的厂区设置临时核酸采样点,人员、物资都准备齐全,将积极稳妥地迎接“返工潮”。
三和街道办综合治理办公室办事员巫阳国:
老家书房成“临时指挥部” 正月初二提前返岗
大年初二晚上11点33分,三和街道办综合治理办公室办事员巫阳国走出办公大楼,朝三和广场旁一辆闪灯的小汽车挥了挥手。这不是下班乘车回家的一幕,而是一项工作终于有了顺利进展。
巫阳国接收大数据,落实辖区各村居“三人小组”排查情况以及特定人群的管控情况。
当天晚上,三和社区“三人小组”在对某小区旅居深圳的人员进行排查时,一名当事人不配合,理由是担心是“诈骗团伙”。无奈,社区工作人员向巫阳国求助。
“现在我们收到大数据任务,需要对您开展相应的管控措施,麻烦您配合下。您是否有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要不我们派人去您家里给你采集吧?或者您还不放心,麻烦您开车来街道办事处,停在对面广场边,看着我从街道办走出来带您去做,这样总行吧?”巫阳国想出来一个方法:让对方驱车来到三和街道办事处大楼旁,看着他从大楼走出去。当事人这才放心配合去做核酸采集。
巫阳国在2020年4月来到三和参加工作,随后就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主要负责辖区疫情防控“三人小组”工作。上传下达抓落实,哪里缺物资,缺医护人员,缺流调人员……都是他在张罗。
除夕下午,他刚回到老家准备团圆饭,疫情防控的电话就来了,他将自己关在二楼书房,一边拨打电话一边记录,传达上级精神,接收大数据,落实辖区各村居“三人小组”排查情况以及特定人群的管控进展,书房俨然成了一个临时指挥部。
“三人小组没下班我就不能下班。”巫阳国说,自己要清楚掌握大数据上所涉及的每个人是否排查到位?每个人采取什么管控措施?每个人是否有做核酸检测?什么时候在哪里做的?除夕夜当天,等辖区排查任务清零,所有信息汇集完整,他发现是凌晨两点。
大年初一下午,惠州官宣确诊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巫阳国实在坐不住了,第二天一早就往三和赶。幼小的女儿不解地围着他问:爸爸,这不是过年吗?你说了过年就有空陪我的呀?
三和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王伟华:
最年长也要亲力亲为冲在一线
“再梳理下这份防疫通知,就发给各个物业,让他们打印后粘贴在小区醒目的位置。”在三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年初五下午忙着部署返惠人员防疫工作的王伟华跟同事说。
王伟华是三和辖区所有“三人小组”中最年长的一位,将近50岁。虽然可以将很多工作交给80后、90后,但他亲力亲为始终冲在一线。“如果说平时的工作你会拖延半小时、一小时,但疫情不同平时的工作,说做就要做。”王伟华说,早一分纳入管控,就减少了十分传播开去的可能。
王伟华(中)作为“三人小组”成员,每天上门落实排查防疫情况。
其实,去年底,王伟华因身体原因做完手术,医生建议他在家休息一周,街道领导也多次叮嘱他要注意休息、身体为重。“可工作真不允许。”王伟华放心不下,毕竟三和社区内楼盘多,不少人在居住在此过着深惠一体的“双城生活”,人口流动性较大,他想尽最大努力守好这道关口。
2021年10月18日晚上,接到大数据要到碧桂园·山河城小区的一位业主进行排查。上门查验,安排核酸采样……停好车往居民楼去的路上,他走得太急,一不小心掉进了旁边的坑里,右腿膝盖下方瞬时剧痛。低头一看,裤子破了,膝盖旁的皮肤上剐蹭出一大伤口,血往外冒。忍着痛,他来到这户居民家门口把该做的工作做完,才去医疗机构消毒处理。之后的几天,他从未提及过此事。直到四天后,家人注意到他走路跛腿,追着问他,他才轻描淡写地说摔了一跤,也没说自己去就医缝合伤口的事情。
这个春节,对王伟华来说一家吃个团圆饭都难,在消防队伍的儿子坚守值班,而他也忙在奔波防疫一线,饿了就用方便面、面包应付。给居家隔离人员送菜送物资,让群众吃上新鲜菜,是他跟三和社区副主任刘伟成每天都要干的事情。
拾围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王映其:
把村民放在首位,坚守最后一道防线
三和辖区工厂多,拾围村占了半壁江山,辖区学校也集中在拾围村。该村户籍人口4000多,外来人口12000多人,常住在此的就有16000多人,加上这一片在校学生和教职工两万多人……从正月初二开始,拾围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王映其就发愁返工复产、返校开学的防控压力,每天都主动追着上级问政策方案出来没有。
面对陆续到来的返工潮,王映其(右一)不敢放松。
200多个企业,13个村民小组……作为拾围村“三人小组”成员,王映其每天都在用脚步丈量这块土地。年初二为了去排查一个次密,淋雨后一个年轻的同事病倒了,剩下的人就更忙了。王映其一直这样叮嘱大家:这是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必须全力守好。
王映其是2017年到村委会工作的,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来,无论疫情防控形势紧张或缓和,他就没有在晚上9点前下过班,每天要接打沟通电话更是以百位计数。
还记得2020年下半年,妻子做小手术,王映其在手术室外面等候的时间,就接了近200个电话。而去年家里添了二胎,他休陪产假在家陪妻子,前三天工作电话不断,第四天他索性终止休假回到工作岗位。虽然家就在村里,可在家人眼里,家对他来说就像旅馆,忙碌的他跟孩子们一周也经常只能见上一面。
“我是人民选出来的村干部,肯定要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当有人劝他先休息或者延后再做时,他总是这样说,涉及群众安全的事情绝不可拖延。王映其一直记得当初参加工作,拾围村老书记曾对他说的那句话:在这里上班就不是为了工资这么简单,一定要把村民放在首位。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芳娟 通讯员 彭灼芳 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