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yqwmw@163.com | 加入收藏
不惧风雨 他们坚守惠阳
2022-02-07 09:06:00 稿源:惠阳文明网

  志愿者是冬日里的阳光能融化冰雪;是寒夜里的路灯能照亮人们回家的方向。这段时间以来,活跃在惠阳大街小巷、交通枢纽、镇街乡间的志愿者们,从参与春运引导安全出行,到采集核酸排好队伍,在医院内指引就诊,到户外就维护秩序……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了人们身边的一抹暖色。尤其是自大年初一以来,面对深圳出现突发疫情及惠州出现关联病例,惠阳区委宣传部、惠阳区文明办、团惠阳区委以疫情为令,第一时间发动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医护志愿者5000多人,参与防疫工作。

  惠州市最美志愿服务家庭:大年三十除了上班,就在做志愿

  “阿叔,您的行李我们志愿者来提吧,帮您送到检票口。”“小朋友,口罩要戴好呢,这里人很多,保护好自己。”在惠州南站候车大厅,48岁的于会云面带笑容,忙着迎接来往旅客。春节期间,她一家三口没有走亲访友,没有聚集吃饭,在上班与做志愿中穿插进行,过得非常充实。

  于会云是惠阳义工团南站服务队副队长,家住大亚湾海惠社区。2017年,当儿子上高三住校后,她的空闲时间增多,通过朋友介绍加入了惠阳义工团。每个周末,她就经常在惠州南站做义工。


于会云一家在市第六人民医院做志愿服务。

  惠州南站是惠州市接驳功能齐全的交通枢纽,不少人通过惠州南站在深圳、惠阳间往返开启“双城生活”。在这里的志愿者就像“流动的风景”,活跃在马路边、停车场、进站口、安检处、咨询台、检票口、测温处、南站驿站……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提供暖心帮助。“只要需要志愿者的,我们就可以去帮助。”以前,于会云的志愿服务主要帮助老弱病残,提行李、指引取票、引导进站等,多是围绕交通秩序、安全出行。

  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守好惠州南站这个进入惠阳的通道至关重要,进站要验码、出站做核酸……她更多的志愿工作围绕着防疫防控,除了在大厅内的志愿帮扶,她经常到站前广场协助核酸检测工作。这项工作繁琐,但容不得马虎,于会云先提醒出站旅客提前打开粤康码进行查验,然后打开检验码,填写信息,如果遇到带星的旅客,还需要一一引导到专门的通道,填写核酸检测表格。

  夏天的高温、冬天的严寒,长时间佩戴导致生疼的面罩,对她来说太微不足道了,只是偶尔遇到不配合、不理解的群众、旅客,说着一些讥讽的话语,会让她有一丝难过。于会云始终笑脸相迎给自己和志愿者们打气:没事,我们做好本职的事就好。


志愿者于会云指引旅客进站。

  看到妻子忙并快乐着,丈夫王振林也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他从2021年9月起,长期参与市第六人民医院协核酸采样志愿服务工作。他们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在大学期间就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如今刚工作不久,只要有空在社区内外参加志愿服务。其实,于会云跟丈夫的上班时间都是四班倒,也就是需要连续上12小时,等轮到休息时,他俩都会见缝插针地参加志愿工作。“国家有难了,我们更当伸出援手。”于会云的行动和精神也感召了身边不少同事、朋友加入志愿者队伍。

  2021年,她们家庭被评为惠州市最美志愿服务家庭,于会云被评为“惠州市五星级志愿者金奖”,王振林被评为“惠州市五星级志愿者铜奖”。

  “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于会云说,用业余时间去做志愿已成为全家人的共识,无论是在惠阳还是大亚湾,只要哪里需要,他们立即赶到。

  55岁志愿大姐郑金凤:疫情不退,防疫志愿服务不会停止

  在惠州南站的志愿者当中,人们说起55岁的郑金凤,都竖起大拇指。“金凤姐是自己做生意,时间较为自由,好像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外,她每天都在做志愿。”志愿者同行这么说。

  郑金凤的岗位在南站广场出站口核酸采集处,协助医护人员对所有出站旅客进行核酸采样。重要性不言而喻,也经常遭遇不理解。“我出发上车时都做了,还在24小时内呢,为什么又要做核酸?”“你们不要耽误我的时间,我还要赶车。”……郑金凤深知旅途不易,遭遇一些旅客的不耐烦甚至辱骂,她依然和气地说:这是现在的防疫规定,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的安全,请您配合一下。


郑金凤引导旅客查阅粤康码,开展核酸检测登记。

  利用自己空余的时间,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是郑金凤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初衷,她在2016年就注册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这两年因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任务紧,强度大,每次群里一号召,她就积极报名。2021年,受深圳、东莞等相邻城市多轮疫情影响,郑金凤有段时间坚持做了两个月的志愿服务,早出晚归,家里人难见到她,丈夫有些小怨言。

  她跟丈夫分析:疫情之下,生意无法正常开展;这把年纪,想找份好工作不容易。“这么多自由时间,能干点有意义的事情,别人开心,自己也开心啊。”她就这样说服了丈夫,又继续在各个志愿活动中穿梭。

  在广场外坚守,郑金凤一直没停歇,寒冷她是不怕了。她还记得去年夏天,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眼罩模糊地看不到前方,她克服各种不便也要帮群众做好登记,指引工作,坚持一天下来着实有些疲惫。“大家都问我,年纪不小了,身体有没什么不舒服。但我一开心,不舒服也就没有了,都没有了。”她的一席话逗乐了大家。

  别看大大咧咧的她,却常怀悲悯之心。她还记得年前,春运开始没多久,做志愿的时候她看到一对下车的父子俩,父亲双臂拄着拐杖缓慢行走,小孩不过6岁左右,幼小的身体拖拽着行李,父子俩艰难地往出站口走来。郑金凤赶忙奔向前去,提行李、逗小孩,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直到把他们顺利送上了要乘坐的公交车。“需要帮助的人还很多,有时候是雪中送炭,有时候是举手之劳。”她说,只要自己的付出对别人有点帮助,就够了。

  “我做事不喜欢有头无尾,怎么样也要坚持到最后。”郑金凤说,防疫防控还在继续,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她的脚步不会停歇。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