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yqwmw@163.com | 加入收藏
抓实抓好粮食生产 做强做优乡村产业
2023-03-22 09:53:42 稿源:惠阳文明网

  南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3月20日上午,惠阳区以“现场观摩+集中动员”形式,召开2023年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及春耕生产现场会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具有“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惠阳将聚焦“三农”工作重点,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提高认识、守住底线,将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把改革成果转化为改革效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乡村流通体系,奋力谱写全区“三农”工作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抢抓晴好天气,奏响春耕“进行曲”

  20日上午,惠阳区春耕生产现场会在良井镇矮光村、平潭镇新岗村召开。通过互学互看,交流乡村振兴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对照实际工作找差距、补不足、促发展。

  据了解,今年1月,矮光村“两委”班子率先从惠州工商银行获得惠州市首笔“村组贷”120万元,用于从农户手中集约流转土地至村委1300亩和建设用地5000平方米。眼前这块已平整出来的1300亩土地,将委托惠阳经营集团开展集约土地代耕代种,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保障粮食安全,实现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在新岗村,纵横阡陌间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大家纷纷抢抓当前晴好天气,奏响春耕“进行曲”。据介绍,这片农田约1200亩,是惠阳区目前最大的连片水稻种植基地。记者看到,拖拉机、旋耕机在轰鸣声中犁田、翻地,无人机在空中来回穿梭施肥。大片大片的水田旁边,绿油油的水稻秧苗正等待移栽。秧苗安放在自动插秧机里,操作人员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便开始自动插秧作业。不一会儿,秧苗便在田间排出整齐的队列。

  与会人员还听取了平潭镇对春耕生产工作、稻谷烘干项目的情况介绍,以及对农业发展的思路。现场会旁,平潭镇将该镇大米、淮山、粉葛、红葱、马铃薯、辣椒、青枣、圣女果、咖啡、粉葛茶等农特产品一一展示,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乡村振兴成果。

  打造4个春耕生产现场示范点

  据了解,今年全市将重点打造40个春耕生产现场示范点,其中惠阳区有4个,分别位于淡水街道、平潭镇、良井镇、沙田镇。惠阳将以点带面推进春耕粮食生产,全力抓好春季农资保供、加强技术服务等工作。

  今年惠阳全年粮食计划播种面积11.62万亩,同比增长1%;产量4.37万吨,同比增长1.6%。春播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7.22万亩,同比增加1906亩,其中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5.3万亩,同比增加466亩;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计划播种11.92万亩,同比增加1440亩,预计4月上旬基本完成早稻插秧任务。

  会议强调,当前正处于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各镇(街)和农口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春耕备耕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把春耕备耕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任务来抓,重点做到“六个备”(备好农资、备防农灾、备查设施、备优农机、备推农技、备策励农),确保春耕不误农时、有序进行。尤其是落实惠农强农政策方面,通过划分镇村干部包村包户推动春耕复耕责任田,用好“一奖三罚”(即种植水稻补贴300元/亩/造、撂荒耕地种植粮食作物补贴100元/亩/年,对撂荒1年以上、2年以上和动员仍不耕种等“3种情形”依法依规采取行政制约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认识守住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动员会上,记者了解到,惠阳区将从八大方面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包括抓实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强做优现代乡村产业、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大乡村振兴要素保障供给、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督查考核落实等。

  惠阳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制,确保顺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62万亩、总产量4.37万吨,大豆播种面积2400亩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对全区耕地12.6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11.69万亩的动态监测,完成0.35万亩高标农田建设任务。深入实施农技服务“轻骑兵”乡村行,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继续从“培育一产新品种、打造二产新品牌、探索三产新模式”方面,多措并举不断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惠阳虽然农业体量不大,但是分量很重。”惠阳区委书记翟伟锋说,惠阳全区约80%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在20%的城镇区域,但80%的资源集聚在农村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将为惠阳高质量发展拓展巨大空间、注入强劲动力。

  翟伟锋表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提高认识、守住底线,将惠阳的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把改革成效转化为改革效能,最终构建全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乡村流通体系。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