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yqwmw@163.com | 加入收藏
构建新业态权益保障协同监管机制
2023-07-13 15:24:21 稿源:惠阳文明网

  伴随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网约车司机、外卖员、平台主播等群体不断壮大,这种新兴的用工模式和服务形态为社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引发劳动争议问题。新业态从业者面临不少现实困难,如无固定工作时间、无固定工作场所、无固定收入等,这一日益庞大的“三无打工人”群体劳动权益如何保障?日前,惠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惠阳区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保障情况,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惠阳将建立各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新业态企业的监督指导、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以引导监督新业态企业和劳动者签订用工协议或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用工关系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当前新业态从业人员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障、休息休假、职业伤害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惠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实地调研京东惠阳物流园。

  惠阳积极推动新业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新业态从业人员是指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根据用户需求发布的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工作任务,按照平台要求提供平台网约服务,并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与传统就业方式相比,新业态从业者具有“无固定时间”“无固定工作场所”“无固定收入”的“三无”特点。

  惠阳新业态从业人员主要有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快递物流、网络主播等,平台公司主要有美团、饿了么、滴滴出行、货拉拉、曹操出行等,从业人数众多。

  目前,惠阳新业形态领域劳资总体形势稳定,案件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发生过较大负面影响的维权事件。根据《广东省灵活就业人员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惠阳新业态从业人员可按灵活就业人员条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平台企业可根据有关规定,自愿为未建立劳动关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单项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参保人员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另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十部门关于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的通知》,惠阳积极推动新业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

  新业态劳务关系复杂,监督难度比较大

  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在活跃经济的同时,劳动关系主体不明晰、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劳动用工、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和管理等方面。

  座谈会上,惠阳区人社局局长曾杏棠说,新业态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合同(协议)签订率低、服务地点不固定、用工形式较为新颖的特点,在确定劳动关系方面对劳动纠纷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新业态从业人员,系与平台企业或加盟、代理、外包平台业务的合作企业、劳务派遣企业形成的劳动关系或新型用工关系,平台活动主体多元化导致主体间权责关系不明晰,劳动监察等行政部门难以确定负责人,监督难度比较大。

  异地用工对保障劳动者权益提出了新的挑战。以美团公司为例,惠阳入驻美团的商家3634家,入驻骑手约400人,饿了么入驻商家约3000家,入驻骑手约1000人,但两个平台公司均未在惠阳成立公司,也没有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分支机构、办事处等。曾杏棠说,一旦涉及劳动用工问题,需平台公司异地派人前来协调,影响了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的有效维护。

  在社会保障方面,新业态从业人员对社保相关政策知晓度低、参保意愿不强,加上面临户籍限制、缴费基数与缴费率过高、社保转移接续手续繁琐等政策性阻碍,也影响了参保积极性。

  因新业态从业人员的“三无”特点,雇佣关系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主动办理灵活就业登记或失业登记的意愿较低,难以判定其就业状态及失业状态,流动性大,导致人社部门难以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

  建议将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纳入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

  惠阳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总工会常务副主任何桂芳说,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各职能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做好更精准的服务。比如组建工会,让他们搭建企业与新业态从业人员的桥梁,增强归属感。

  惠阳区人大代表高鹏建议,政府应确立管理服务新业态从业者的主体单位,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借鉴外地做法,组建新业态平台企业,解决这个群体的子女入学、助学、医疗救助等,设立爱心驿站提供休息、饮水等服务,真正解决一些新业态从业人员关心关注的问题。

  惠阳区副区长陈伟回应时说,新业态从业者劳动关系复杂,惠阳将推进新业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劳动关系协商机制,以防范相关重大风险。同时,建立各部门配合协同监管机制,推动清单式管理,按照法定业务相近的原则明确权益责任,将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保障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惠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小军在会上说,要加强新业态权益保障政策宣传,扩大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落实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政策,探索更完善的社保保障政策举措,推动新业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实现更大突破。构建新业态权益保障协同监管机制,如人社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规范平台企业经营行为,各部门要加强数据共享,将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纳入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惠阳人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