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有奇迹,32年了,哥哥回来了!”日前,从东莞远道而来的陈家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惠州市惠阳区救助管理站,与失散32年的亲人团聚。此案成为惠州市民政系统首例通过“祖籍分析法”寻亲成功的案例。
2021年至今,惠阳运用传统与科技同步手段,逐步形成了线上与线下“互联网+寻亲”结合的寻亲模式,累计为75名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员寻亲成功并送返原籍,其中包括落户安置人员14名。接下来,惠阳区将积极开拓寻亲渠道,深化与社会力量的合作,织密织牢救助保障网络,形成救助、管理、服务、教育、回归于一体的立体救助模式,推动救助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8年传统方法寻亲无果
2016年9月,惠阳警方护送一名疑似流浪乞讨精神障碍男子到惠阳区心理康复医院救治,经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到场甄别身份后,将其纳为暂属生活无着人员,临时安置在定点医院继续治疗,按救助政策为其办理落户并取名阳惠清纳入社会救助保障中。
8年的救治时间里,惠阳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尝试用各种方法帮助阳惠清寻找亲人。“线索太少,传统的寻亲方法均无法查明阳惠清的身份信息。”惠阳区救助管理站社工邱勉勉说。
直到2024年,事情出现转机。邱勉勉说,救助站了解到“祖籍分析法”这种寻亲办法。经过大量的数据比对和研判分析,阳惠清高度疑似为东莞市茶山镇人陈某良,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血样鉴定。
“经血样DNA亲子鉴定得出结论,双方符合亲生关系!”离家32年的陈某良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身份,前来认亲的陈父及家属喜极而泣。
“当时我和爸爸踩着单车找遍整个东莞都没找到。感谢政府,感谢帮过我哥的人。”陈某良的妹妹激动地说。
仪式上,救助站为家属送上了鲜花,对他们一家团圆表示祝福。家属还向救助站负责人及公安民警送上了锦旗以示感谢。陈某良成为惠州市首例通过“祖籍分析法”找到亲人的被救助人员。
3年助75人寻亲成功
惠阳区救助管理站站长刘淑芬介绍,对于救助后长期滞留精神病人,惠阳区根据政策从2021年起,陆续为39人完成落户安置工作,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体系。救助站为他们建档立卡,工作专班每周不少于3次对托医的流浪乞讨人员和长期滞留人员进行实地探访确定其身份。惠阳民政也积极会同公安机关,充分运用DNA、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他们搭建回家的“桥梁”。
2022年,滞留惠阳长达9年的河南籍流浪乞讨人员张某朋,根据其提供的碎片化线索最后寻亲成功;2024年3月,滞留近10年的四川凉山州籍流浪乞讨人员海来有日,通过口音辨别推断其来自四川彝族地区,而后通过短视频在当地扩散,最终与家人团圆。
在各界的努力下,2021年至今,惠阳区已为75名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员寻亲成功并送返原籍,其中包括落户安置人员14名。实现了“两个100%”目标,即2023年新进长期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返乡率为100%;历年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返乡率为100%。除3人因病去世外,尚有22名落户安置人员仍在寻家路上,救助站也将继续锲而不舍地帮助他们寻找家人。
深化与社会力量合作
一直以来,惠阳区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创新社会救助模式,建立“普遍巡查+重点蹲守”街面巡查救助协同机制,建立受助人员“一人一档”管理制度,引入“流浪乞讨人员社会工作介入服务项目”,开展“大爱寻亲、温暖回家”寻亲返乡专项行动……一系列创新举措聚焦群众关切,“救”得及时、“助”得暖心,使特殊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每年的“619全国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开放日”,惠阳区救助管理站都会邀请热心市民到站内参观,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救助人员还会化身宣传员介绍社会救助政策,搭台设点开展集中宣传,入户走访把政策送到群众家中……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有力助推社会各界支持救助事业的发展。
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主动关爱”的原则,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开展巡查救助515车次,出动工作人员2164人次,劝导约482人次,救助182人次,站外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减少。
接下来,惠阳区救助管理站将持续优化救助服务,认真履行好街面劝导和窗口救助职责。对于自愿到救助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临困人员及时提供返乡车票和临时救助。同时,积极开拓寻亲渠道,深化与社会力量的合作,结合多种寻亲手段,积极开展寻亲行动,提升服务水平。做好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相结合,织密织牢救助保障网络。形成救助、管理、服务、教育、回归于一体的立体救助模式,促进救助管理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惠阳区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