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片阡陌农田到一座现代化活力新城,新中国成立75年来,惠阳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光荏苒,惠阳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地区蝶变为智造高地,创新力量与新兴产业正在深度融合,这片917.13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75年来,惠阳人民紧跟党的步伐,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发展、建设惠阳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虽历经崎岖,但始终不断向前迈进。2023年,惠阳区地区生产总值跃升到804.87亿元,是1949年地区生产总值1581万元的5091倍,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在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都市圈发展、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大背景、大机遇下,惠阳区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实干担当,举全区之力建设规划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深惠协同发展区,努力承担起惠州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都市圈发展“桥头堡”功能,破局求变、开启新局,力争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
从一片阡陌农田到一座现代化活力新城,惠阳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砥砺奋进促蝶变
昔日小镇跃变活力新城
在如今的惠州三县四区中,惠阳这个名字和惠州一样古老。
惠阳曾是一个地域甚为宽广的地理概念。新中国成立后,惠阳行政区划变动频繁,1956年设置惠阳专区(1970年改称惠阳地区),在惠州十属的原基础上,又增辖东莞、宝安、增城、龙门等县。1988年,惠阳地区撤销后改称惠州市,原惠州市改称惠城区,惠阳撤县设市(县级市),管辖20个镇。
2003年,惠州为建设滨海城市需要,将惠阳市改为惠州的一个区,所辖18个镇当中的陈江、横沥等10个镇划归惠城区管辖,行政区划面积变为917.3平方公里。从此,惠阳正式成为惠州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
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
纵观75年,惠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惠阳充分发挥紧邻香港深圳的地缘优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到了20世纪90年代,涌现出一批工业卫星镇,新圩、陈江、水口等地成为助推惠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
惠阳建区后,作为惠州市政治经济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位得到提升,发展潜力更为巨大。
2023年,惠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4.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1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522.46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256.49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2∶64.9∶3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3298元,增长2.5%。
75年的沧桑巨变,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惠阳已从昔日小镇一跃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走在城市里,映入眼帘的是繁华的街道、美丽的夜景、欢乐的市民,俨然一座活力新城。
重塑区域发展空间
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深惠协同发展区
车间配料房里的原材料沿着中央管道输送到每个生产设备,机器一推一收间,一个厚度仅0.05毫米的手机壳雏形“出炉”,随即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经机械臂打孔后包装出厂。位于惠阳新圩镇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的惠州市凯斯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手机配件多年,去年从深圳迁至惠阳,该公司考察数月后最终决定落户新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真正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
摊开地图可以看到,惠阳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部腹地,是惠州唯一同时临近深莞的县区,新圩镇更是全市唯一同时接壤深莞的乡镇。
深莞惠红色干线改建工程(一期)通车,推动惠阳全面融入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一直以来,临深为惠阳带来许多发展优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工业企业,聚集了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储能、智能家居等产业,带动了惠阳工业快速发展。2023年,惠阳规上工业产值达1820.1亿元。
去年年底,省政府正式出台《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将惠州作为副中心全域纳入都市圈范围,提出共建龙岗-坪山-大亚湾-惠阳高端制造产业组团和坪地-清溪-新圩绿色低碳产业组团。
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明确支持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市委对惠阳寄予重托和厚望,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报告指出,惠阳作为城市副中心,要大力提升各镇街功能品质,特别要推动临深片区整体规划、一体打造。
在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都市圈发展、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大背景、大机遇下,如何准确把握惠阳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重大使命,谋划惠阳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深圳都市圈建设?
惠阳提出,要举全区之力建设深惠协同发展区,作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改革创新的试验场,努力承担起惠州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都市圈发展“桥头堡”功能,力争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到203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
深惠协同发展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空间不低于50平方公里,是惠阳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深惠协同发展区将按照《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的“龙岗-坪山-大亚湾-惠阳”和“坪地-清溪-新圩”两大产业组团,重点发展高端制造和绿色低碳“一高一低”两大产业,形成“一区抱两团,高低大融合”的全新发展格局。
目前,惠阳区新圩镇、三和街道正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而规划建设深惠协同发展区将通过优化空间规划,运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工业旧改等多种政策工具,最大限度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大项目、大企业落位提供更大承载能力。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谋划打造若干百亿特色产业集群
穿上全密封一体化防护服、防尘鞋,戴上全密封手套,走进位于秋长的广东长华科技有限公司千级无尘车间,一条条生产线整齐排列,一台台崭新的精密自动化设备忙碌运作。这里建成了多种产品封装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笔记本电脑、光伏储能、智能家居、无线通信等消费类和工业类电子领域。
电子信息是惠阳主导产业,也是第一大支柱产业,2023年全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068.8亿元,撑起了惠阳经济的“半壁江山”。排在后面的惠阳新型储能、智能家居等产业规模在百亿左右,面临产业集群不够大、龙头企业偏少的问题。
伯恩光学永湖生产基地车载玻璃项目一期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
如何破除单一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从电子信息“一业独大”到产业“多元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惠阳正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在产业链条上集聚和延伸,科学重构、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驱动生产函数发生质变,走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协同化的发展路子。
当前,惠阳正处于“破局求变,开启新局”之中,已制定了详细而具体的产业发展实施路径,重塑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比较优势。
聚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紧密对接创新资源,培育一批链主型企业,整合产业生态,发挥集群优势,引领上下游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具体包括以“龙头+配套”模式整合现有产业链条,向超高清视频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AI硬件、汽车电子、低空经济等领域延伸,形成增量与存量企业协同互补、深度融合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态,打造若干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等。
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的广东长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主要应用于汽车、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和工业类电子领域。
在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方面,惠阳将瞄准产业链核心节点、创新链关键环节、价值链高端领域,高标准打造产业发展新支撑、新优势。推动惠阳新材料产业园扩容提质,高标准打造惠阳(平潭)新型储能产业园,协同仲恺、大亚湾巩固提升新型储能产业优势。
惠阳计划发挥传统优势,谋划打造若干百亿特色产业集群,瞄准百亿级打造若干具有区域特色的定位清晰、链条完整、配套齐全、管理规范的优势产业集群。立足现有优势的家具、服装、吉他、自行车等产业基础,推动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综合提升行业市场竞争力,打造各有千秋、模式各异的行业标杆。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惠阳将坚持引进、培育、壮大并重,实施生产性服务业3年倍增行动,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更高水平融合发展。
聚力“百千万”促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镇村建设,早日进入全省“创先类”优秀区
行走在新圩镇,原本杂乱无章的营业招牌变得规范有序,老旧围墙也被修缮一新,随意停放的车辆被劝离或引导进入停车场,路面井然有序、干净整洁……作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新圩镇统筹推进风貌提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配套等,从抓好城镇能级、存量空间改造、壮大主导产业群等着手,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也是惠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惠阳集中开展了绿美生态建设、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集中攻坚完成了新圩镇首批省级典型镇及7个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培育,绘就城乡融合发展特色新图景。
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是叶挺故乡。
如今,惠阳区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实施为统领,持续提升城市能级、扎实推进镇村建设、全面激发改革活力、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持续提升城市能级方面,强化中心城区和西部组团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科学界定各组团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造惠州南部交通枢纽,高标准建设惠阳站综合交通枢纽,启动惠坪高速、新龙大道、新坪大道等联深道路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中凸显惠阳节点城市功能。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探索建设社区邻里中心,推进交通道路“堵点”“黑点”治理等。
在推进镇村建设方面,惠阳坚持“抓两头、促中间”,充分发挥典型镇村的示范标杆作用,推进镇村建设,辐射带动其他镇村同步发展,示范引领全区所有镇村尽快达到典型镇村标准,争取早日进入全省“创先类”优秀区。
惠阳区第二届麒麟文化展演活动精彩纷呈。
按照“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目标,惠阳扎实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制定全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推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发展。
探索以“国企+”模式盘活利用村集体资产资源,培育乡村文旅、休闲观光、健康养生等富民兴村多元业态,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村民增收致富,确保今年实现35%以上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
此外,惠阳还将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用心用情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持续增加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社保等公共产品供给,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