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yqwmw@163.com | 加入收藏

惠阳创新五环工作法破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难题
2024-10-21 10:06:46 稿源:惠阳文明网
  全区农村集体发现或梳理闲置资源551宗、闲置资产40宗;推动120宗农村产权流转在市农村集体“三资”平台交易;对1368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业务培训……今年以来,惠阳区通过创新“五环工作法”,破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难题。今年4月至今,通过整改合同、到期交易和盘活资源资产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2.1亿多元,其中整改问题合同增收9819万元,盘活资源资产增收4818万元,守住农村集体的“钱袋子”。

  资产资源编号进行“身份证式”管理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一直存在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流程不规范等普遍问题。惠阳区聚焦“三资”管理痛点难点,通过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区委统一领导,区纪委监委全程跟进监督,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镇(街)主责推进的工作格局,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五环工作法”(完善工作机制体制、全面摸查资源资产、深入开展清产核资、推进问题合同整改、强化工作督导审查)。

整合后的农村产业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这是农业蓬勃发展的新圩镇花果村。

  在实施“五环工作法”过程中,惠阳区注重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出台《惠阳区农村财务现金支出凭单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各项管理环节进行系统完善。同时,印发《惠阳区2024年全面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方案》等,全面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在建立健全产权交易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行“村(组)账镇代记”工作。同时,巩固集体“三资”清理成果,建立“三资”常态化监管机制,全区行政村(社区)把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村级工程管理、村级物资采购、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等定期通过公告栏等方式公开。同时,明确地理范围,由集体经济组织指认集体土地界线范围,编制村庄矢量图,并将资产资源的所有信息建立台账编号进行“身份证式”管理,形成了村级资源库、资产库、合同库,解决账务不清、暗箱操作、资产流失等问题,作为查实经济组织合同的底图依据,为下步清理、清查和管理使用提供基础支撑。

  建设全区资源资产“数字云”

  淡水街道桥背村充分盘活一处闲置资产,促成企业承租该村占地约1100平方米的集体厂房,每月为村集体增加4.6万元的租金收入;三和街道拾围村在自查中,发现一份土地租赁年限过长的问题合同,经街道包村干部、村委干部等与承租方企业的耐心细致沟通座谈,签订补充协议,每月增加1.1元/平方米租金,可增加村集体收益约1817.1万元……

  自今年4月以来,惠阳区组织区直相关部门、镇(街)骨干深入各镇(街)先后开展10次全区性的集中业务督导、9批次深入镇(街)业务督导累计共720多人次,对1368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约1800人采取线上培训的方式开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业务培训,打造了一支管理水平高、专业技能硬、法律意识强的农村集体“三资”人才队伍。

  为深入开展清产核资,强化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数字化、可视化监管,促进集体资产登记信息与交易信息的对接和校验,惠阳建设全区资源资产“数字云”,实现集体组织、成员、表决、资产登记、交易、合同、财务、分配等全要素全周期闭环管理。开展全域土地和建筑构筑物调查,共发现或梳理闲置资源551宗(面积6.4万亩)、闲置资产40宗(面积2.8万平方米)。定期或不定期到9个镇(街)开展督导检查,并加强财务监管,共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450个。

  实现农村集体项目管护一体

  聚焦跟踪问效、督办落实、绩效考核等薄弱环节,各地充分发挥好“领头雁”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推动635名“两委”干部、党员参与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组建驻村领导、村委干部和律师团队组成的协调组,在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依法依规联合经济组织与合同第三方进行协商谈判解决,推动农村“三资”管理由“轻”到“重”。

  同时,组建由多部门参与的专项整治指导督促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到9个镇(街)开展指导检查,全面彻底清查未上交合同等问题。逐一审查各镇村组账务管理、资源资产处置等情况,一经发现涉嫌违纪违法问题及时报区纪委监委严查快办,动真碰硬。

  通过“五环工作法”环环相扣,惠阳区实现了农村集体项目“管护一体”。据统计,4月以来,各镇(街)新发现合同1399份,审查发现问题合同1994份,整改问题合同1305份。推动农村产权流转在惠州市农村集体“三资”平台交易120宗,成交总数58宗。全区农村集体通过整改合同、到期交易和盘活资源资产等方式可增加集体收入2.1亿元,其中整改问题合同增收9819万元,盘活资源资产增收48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