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淡水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三楼洋溢着艾草的清香与欢声笑语。当天,实践所联合街道团工委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手作青团传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理念巧妙融合,吸引辖区居民30余人参与。
活动现场,志愿者老师通过图文并茂地讲解,为居民们揭开清明节的文化密码。从介子推“割股奉君”的典故到“清明插柳”的习俗,从寒食节的历史演变到现代文明祭扫的新方式,生动诠释了“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文化传承理念。
在手工制作环节,揉面、拌馅、塑形等工序被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艾草象征着驱邪避疫,青绿色寓意着自然生机。”志愿者老师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制作过程,居民们在实践中感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面团在掌心翻飞,艾草香在指尖萦绕,一个个晶莹剔透的青团承载着对先人的追思与对生态的敬畏。
“这样的活动既有传统味又有时代感。”参加活动的群众捧着刚出笼的青团感慨道:“通过亲手制作传统美食,让我们更深刻理解清明节的丰富文化内涵。”
淡水街道通过“文化+实践”的创新模式,将清明节传统美食的制作升华为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接下来,淡水街道将持续打造“我们的节日”系列品牌,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