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yqwmw@163.com | 加入收藏

提前布局,惠阳区拟在18所学校试点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2025-02-24 10:17:19 稿源:惠阳文明网

  先在电脑上编程输入代码指令,再动手拼装遥控车,然后通过遥控器控制车辆前进、后退或转弯……日前,在惠阳区第七中学及附属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科学实验室内,该校八年级某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一堂《AI城市奇兵》人工智能公开课。一旁,还有来自全区多所学校的教师围观。

  这堂课为师生们开启了一扇全新的“科技之窗”。今年,惠阳区拟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等18所学校试点人工智能教育,这在全市属于首创。

  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课堂上,同学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全神贯注地在电脑上输入代码指令。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成功搭建多拟态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UGOT变形车,并借助AI技术,把指令输入电脑,遥控变形车呈现多种形态动作,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这一创新教学方式不仅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科技的魅力,更激发他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欲望。“课程很有趣。”八年级学生叶芮绮说,从网络和新闻里了解到AI人工智能,今天这节课让她打开了新“视”界。“目前对AI的了解来自DeepSeek等软件,如果以后能开设AI课程就好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运用。”

同学们体验以《AI城市奇兵》为主题的人工智能公开课。

  “人工智能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未来的趋势。很幸运,我们学校是试点学校之一。”该校校长刘俊文介绍,学校一直注重科技教育,接下来会加强师资培训,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已迫在眉睫。

  为有效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培育适应未来智能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惠阳区已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新路径,以满满新意“打开”新学期——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等18所学校作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全面铺开相关工作。通过大力普及人工智能教育,让学生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并感受先进科技成果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技的探索热情。

  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课程体系

  惠阳地理位置优越,临深又临莞,从蓬勃发展的制造业到充满活力的新兴科技产业,产业发展丰富多元。

  “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是惠阳加快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进行产业布局的缩影。近年来,惠阳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基础,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锚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产业方向,一手抓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引进了优必选等一批链主型企业,初步构建具身智能本体及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一手抓“人工智能+”行动,在教育、工业、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谷矿新材料等一批企业已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降本增效。

  惠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跃的产业环境催生出对科技创新的强烈需求,辖区也具备科技创新的土壤,为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打下坚实基础。经过多年培育,惠阳多所中小学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开展多项科技活动。2024年4月,惠阳9所学校被选为惠州市首批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学校;11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入选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校。

  接下来,惠阳教育部门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通过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活动形式,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等方式,全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工作。

  “我们将按学龄特点,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与活动,涵盖拼搭式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算法设计、数据获取与处理、AI应用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科技素养,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未来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该负责人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陈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