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美丽庭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颜值缩影”。今年以来,惠阳区文明办组织开展“一处庭院·一种文化”系列活动,通过全面展现全区美丽庭院建设,倡导村民提升文化素质,在邻里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和宣传工作,营造优良的村风民风。通过村容村貌的提升推动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变,让“美丽庭院”成为延续家风文明、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使良好的家风家教得到传承,文明新风得到弘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提升,让美丽庭院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平潭镇“美丽庭院”助力文明家庭新风尚
平潭镇深耕家风传承、家庭教育与“美丽庭院”建设的深度融合,让“美丽庭院”成为延续家风文明、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让“美丽庭院”有内涵,美好家风有传承。
大力推动“美丽庭院”建设和家风传承相融相促
平潭镇把“美丽庭院”作为参与绿美乡村建设的切入点,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协同工作机制,鼓励村民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创建“美丽庭院”活动,以庭院“小美”带动乡村“大美”,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就如张新村村民返乡将村内一所荒废多年的小学重新修缮,前后花费一年多的时间精心设计打造成名为“木石竹雨”的多肉美丽庭院,不仅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布局了小菜园、设计了露营区,还将颜色丰富、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种植于院内,让人仿若进入一片“世外桃源”;鹤湖村和鹊地村村民黄海权、欧俊畅在村“两委”干部带头开展的庭院大扫除、大整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中,号召家庭成员一同积极参与创造整洁、优美、舒适、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还主动改造庭院景观,他们既重视“美丽庭院”的外在美建设,又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内在美建设,精心打理庭院、植绿护绿,用实际行动参与创建“美丽庭院”活动,以自家家庭小美助力乡村大美;平潭镇新田埔村在市妇联指导下,建成“美丽庭院+手工艺+文化传承+妇女微家+儿童友好”精品村,把“美丽庭院”建设与陶瓷文化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播、亲子教育示范点建设相结合,将东平窑打造成“美丽庭院+文化传承点”的市级家风家训教育基地。
坚持党建引领弘扬文明家风
平潭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美丽庭院”建设融入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妇联、团委、村“两委”干部、党员、巾帼志愿者等基层工作力量,先后在凌屋排村、文化站、鹤湖村等地大力开展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党风带民风,传承好家风”宣讲暨亲子手工花艺制作活动、“亲子共沐书香,强国复兴有我”暨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六一”亲子活动暨好家风好家教宣传教育等活动。通过解读家风重要性、手工制作花艺、亲子共读、亲子互动游戏等方式增加家长及孩子们对家风的理解,弘扬中华优秀家风家训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
为进一步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好家风、好家教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扩大优良家风宣传的受众面,平潭镇凌屋排村把村内一面墙壁打造成既美观又会“说话”的“家风家训文化墙”,将家风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等内容以图文形式绘制成一道文化长廊,潜移默化中让移风易俗的种子种在了群众的心里,传递了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